![]() |
《社群網戰》By 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2010) ♫ Oscar Best Original Score Winner! ♫ Golden Globes Best Original Score Winner! |
2010年好萊塢最強勢的電影,如果《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說自己是第二,大概也沒什麼其他電影敢拍胸脯打包票說自己是第一了,這麼說或許有點偏頗,好的電影非常的多,論票房、特效、預算、演員星度,它或許都不是最好的,也不是那種會吸引最大量人潮進戲院的電影,但透過故事背景與我們之間的關連性,以及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掛保證的品質,整體呈現對我來說,《社群網戰》是去年好萊塢最「成功」的一部電影。
配樂部分的評價則普遍略低,甚至在著名電影配樂網站【Filmtracks】上,得到了無上榮耀的評價:「FRISBEE」,傳說中的飛盤,也就是站長認為它垃圾到連被評分的資格都沒有,真是慘不忍睹,自己初聽之下的感覺也確實不甚討好,應該說風格上的使用過了頭,電子混音的成份非常非常的重,而且大半部分幾乎都沒有旋律可言,所以在沒有跟影片連結的情況下,這樣子配樂的比重讓我有些吃不消,至於搭配影片的效果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配樂在電影中的發揮是很不錯的,所以對我而言,這張配樂作品替電影加了非常多的分,有趣的是,電影畫面也替配樂加了許多分,若兩者在少了對方的情況下,皆失色不少。
![]() |
《社群網戰》Music By Trent Reznor & Atticus Ross |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Zvi8nIUuIQotN90mBq-O54bbzWAEp9abG_W_lWOrVA3yhwqJPFMFOzcfce2bAuA4ktZHLE-HRQtTGoxJtD5nSdwNulIMdUDaHHbh95VNGexVR8XcDT38-AYitTJ2u9QVTwO_lwtvzUmYB/s280/%255B2011.02.28_01.41.56%255D.jpg)
不可否認的,這張專輯我喜歡的部分大概已經快要結束了,接下來的片段則落在爭議性不小的電子混音類型配樂,上面有提到我對於這類型的音樂其實接受度並沒有這麼高,所以如果能搭配電影來看,感受確實會好上不少,偏偏專輯中這類型的配樂佔了大多數,所以就先概略將專輯中此類型的配樂概括介紹,找一些喜歡的片段做介紹。
<02 In Motion >、<03 A
Familiar Taste >
這兩軌會放在一起做介紹,主要原因在於配合影片的關係,讓一個段落也較為完整,這兩軌的組合算是非常不錯的效果,而且有一點蠻難得的,就是單獨聆聽時卻也不會讓我覺得難聽,兩軌的分斷界線則取決於FACEMASH網頁,兩軌主要情緒的差異,<02 In Motion >很有活力,節奏也頗為明確,而<03 A Familiar Taste
>則作了一些電子混音,陪襯著FACEMASH 的正式上線,而這軌也是專輯中電子混音我不會討厭的作品,在影片前段的這軌配樂很迷人,也因為前三軌,很快速的界定了《社群網戰》這部電影的配樂類型與風格。
<06 Painted Sun in Abstract >
這段配樂還蠻有趣的,有讓我聽完,這軌配樂的重要性也決定了Facebook之所以會如此重要的關鍵點,至於原因是什麼?那就請自行看電影尋找吧(謎之聲:Mark 與Eduardo 的對話中),套句李翊君的名歌【七情六慾】,科科。
<07 3:14 Every Night >、<08 Pieces
form the Whole >、
第七軌的演奏情緒頗為濃烈,電影中的應用並不完整,主要是Facebook網站成立之後的第一個所面臨的狀況:「划船兄弟之逆襲」,我很喜歡這邊David Fincher
的執導方式,編劇上讓兩場不同時間點的訴訟官司呈現出來,尤其是Mark 與Eduardo 之間的狀況。<10 Eventually We Find Our Way >則有點類似於<07 3:14 Every Night >的旋律延伸,都是比較屬於還有一些旋律線條,比較帶有情緒的配樂。
<12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
改編自Edvard Grieg 的創作,雖然旋律創意低,但呈現方式除了電子感加重許多之外,節奏的掌握則跟影片中刻意放慢的效果有所對比,一樣是配合影片更有效果的作品,如此一來,似乎又要把優點歸功於影片了,題外話,移軸效果真的很有趣。
<14 Magnetic > → <15
Almost Home > → <13 On We
March >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WOk7vEH5K_teHqf5b-zUT-tA1m-Wdb79CDw3FFjKl6OemSa0Ew2H6rvn5OduQRC_2m5ULkn9M0PorF_ZxExseYBsnvj3ch_-i-PbmUVkDP3vheRRV_PQSt2FxHOXIZtYkYF6SW7TbhKpn/s280/%255B2011.02.28_01.29.08%255D.jpg)
<17 The Gentle Hum of Anxiety >、<19 Soft
Trees Break the Fall >
這兩軌的情緒來到影片末端,Mark 對於傷害好友這件事情上也有了心情上的轉變,也許他真的就像Marylin在最後所形容的那句話:
You're not an asshole, Mark.You're just trying so hard to be.
![]() |
《社群網戰》對好友的虧欠 |
最後要提的是我最難以忍受的作品,<09 Carbon
Prevails >以及<17 Complication with
Optimistic Outcome >,這兩軌把電子混音的效果放大了很多倍,就像把你關在一個兩坪的小公寓裡,但是卻用了小巨蛋的電子音效音量來傷害你,音樂類型已經不討喜了,還對我做人身攻擊、疲勞轟炸,真是太令人生氣了…
這張配樂單獨聆聽起來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除非本身就對於電子混音很有興趣以及較高的忍受度,不然一個多小時聽下來會很辛苦,但無論如何,《社群網戰》拔得頭籌摘下金球獎配樂項目的桂冠已是事實,這似乎也透露著它在奧斯卡金像獎的紅地毯上走起來會比其他作品更加有風。
Review Rating:57%
<End>
喜歡看電影的人,我想2010年應該都不會錯過這部影片吧!題外話,對於它我已經壓注了兩大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然而文章編寫的同時,第8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也結束了,《社群網戰》配樂部分,延續著金球桂冠身為奧斯卡風向球的趨勢,真的順利摘下了最佳配樂獎項,至於其他電影的重點獎項,《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則成了最大贏家(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不意外,只能小小抱怨台灣竟然要下週才上映這部電影了/___\。
曲目資訊:
No
|
Title
|
Time
|
01
|
Hand Covers Bruise
|
4:19
|
02
|
In Motion
|
4:57
|
03
|
A Familiar Taste
|
3:36
|
04
|
It Catches Up with You
|
1:39
|
05
|
Intriguing Possibilities
|
4:24
|
06
|
Painted Sun in Abstract
|
3:30
|
07
|
3:14 Every Night
|
4:03
|
08
|
Pieces form the Whole
|
4:16
|
09
|
Carbon Prevails
|
3:53
|
10
|
Eventually We Find Our Way
|
4:17
|
11
|
Penetration
|
1:15
|
12
|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
2:21
|
13
|
On We March
|
4:14
|
14
|
Magnetic
|
2:11
|
15
|
Almost Home
|
3:33
|
16
|
Hand Covers Bruise (Reprise)
|
1:52
|
17
|
Complication with
Optimistic Outcome
|
3:20
|
18
|
The Gentle Hum of Anxiety
|
3:54
|
19
|
Soft Trees Break the
Fall
|
4:45
|
Total Time: 66:18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